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方面 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 景颇族的简短介绍

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方面 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 景颇族的简短介绍

一、关于景颇族的介绍具体有哪些?

雄狮般勇猛的民族景颇族 景颇族,中国少数民族其中一个。现有人口1192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梁河五县,少部分散居于其他州县。

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旱谷等作物。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景颇族素以刻苦耐劳、热诚好客、骁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著称。他们有句家喻户晓的成语:“要像狮子一样勇猛。”

他们用勤奋的双手征服大天然,用大长刀与恶势力作斗争。

历史上,多次顽强抵御外敌侵入,为保卫祖国领土立下了功勋。

景颇族大多住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区。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特产丰富。除种植旱谷、玉米、水稻外,盛产名贵的红木、楠木和各种竹子,还有橡胶、油桐、咖啡、茶叶、香茅草等经济作物,以及热带、亚热带水果菠萝、菠萝蜜、芒果、芭蕉等。深山老林中栖息着各种珍禽异兽。地下矿藏也很丰富。 景颇族的口头文学发达,尤其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创世史诗《勒包斋娃》,包含了大众对天然界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认识,深受本民族群众的喜爱,也是祖国民间文学的一朵奇葩。

二、传媒编导摄影自我介绍?

我热爱传媒编导和摄影,这两个领域让我能够用创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追求这两个领域的期间,我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和艺术感,渴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传达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故事务感。

在传媒编导方面,我深入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从剧情片到纪录片,从商业广告到文艺短片,不断进步自己的学说聪明和操作能力。我非常享受与团队协作的经过,由于在团队中我能学到很多不同的创作技巧和技巧。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杰出的影视导演,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深入人心的信息,触动观众的情感。

摄影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我喜欢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用图片来传达我对全球的领会和感受。从天然风光到城市人文,从人像摄影到静物摄影,我尝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拍摄。在摄影的道路上,我不断尝试新的挑战,从中找到创作的乐趣和自我表达的方式。

我相信我的创新力和热诚能让我在传媒编导和摄影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和创新。我期待有机会将我的想法和技术融入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中,为观众带来独特而富有感染力的作品。谢谢!

三、隐入尘埃编导演介绍?

隐入尘埃由李睿编剧并执导,武仁林、海清领衔主演,入围今年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电影。

编剧兼导演李睿,1983年3月16日出生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03年毕业于山西传媒学院(原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

四、高中编导特长生介绍?

我校高中编导特长生人才辈出。他们具有深厚的编导学说基础和丰富的操作经验,擅长策划、编导和制作各类文艺节目。

他们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影视技术,能够独立完成节目的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和后期剪辑职业。

他们还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领导影响。

他们在校园文艺活动中表现突出,多次获得各类奖项,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创作能力。

五、景颇族人口?

147828人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其中一个,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的来源与青藏高原上古代氐羌人有关,有“景颇”、“载瓦”、“勒赤”、“浪峨”、“波拉”5个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缅甸克钦邦接壤地区。缅甸境内的大部分克钦族支系与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傈僳族也有极深的渊源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总人口数为147828人。

中文名 景颇族

分布 云南

人口 147828人(2010年)

语言 景颇语、载瓦语等

支系 景颇、载瓦、勒期、浪俄、波拉

六、景颇族别名?

别名载瓦、喇期、浪峨、波罗等自称。汉族则称景颇 族为“大山”、“小山”、“浪速”、“茶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根据本民族的梦想,统 称为景颇族。

景颇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其中一个,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5个支系语言分属景颇语支和缅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七、景颇族风笛起源?

风笛是全球最古老的民间吹奏乐器其中一个,据说起源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约公元1世纪流传到古罗马。罗马军队入侵大不列颠,风笛传入苏格兰。而公元14世纪起风笛盛行于欧洲,风笛的种类多至上百种,欧洲很多民族(包括俄罗斯、土耳其)都有自己种类的风笛。

估计风笛是随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基督教、天主教等传教士传教经过中带来的一种西方吹奏乐器,逐渐为景颇人接受,并学会制作和使用的。

景颇族拥有并使用风笛在一定程度上是苏格兰人文化驻入景颇族的证明。景颇族也将风笛常用于民间的婚丧活动、节日活动中。

八、景颇族语言里?

 民族语言   景颇族公认有景颇和载瓦两种语言,差异颇大。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载瓦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景颇人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其中一个,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进步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   缅甸有克钦邦,克钦族即中国景颇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九、景颇族代表花?

景颇族织锦是中国民族民间染织工艺百花苑中一朵瑰丽的“斑色”花,在景颇族人民中世代传承,是景颇族妇女朝夕接触的充满浓郁民族风格的民间手工艺品。

过去景颇族没有文字,以象征性的纹样、符号、标记形式记录本民族大迁徙的实史、天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爬虫飞碟、日月星辰,浮云流水、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具实物等。

十、景颇族外名?

景颇族在缅甸称克钦族,主要分布在缅甸的克钦邦、掸邦和实皆省。

赞 (0)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