枘圆凿方是什么意思“枘圆凿方”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木工术语,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性格、行为方式或觉悟上的不协调、不合拍。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两个群体在想法、作风、立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难以融合或合作。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枘圆凿方 |
拼音 | ruì yuán záo fāng |
出处 | 《庄子·齐物论》:“夫子之言,非吾所闻也。……夫子之言,其义甚大,然则吾未之见也。”后世引申为“枘圆凿方”。 |
释义 | 枘:榫头;凿:榫眼。指榫头是圆形的,而榫眼是方形的,二者无法相合。比喻人与人之间性格、觉悟不合,难以调和。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矛盾或对立,也可用于描述事物之间的不匹配。 |
近义词 | 各执己见、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
反义词 | 融洽无间、志同道合、同心协力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人际关系 | 两人性格迥异,一个喜欢自在,一个追求规矩,简直是枘圆凿方。 |
职业合作 | 团队成员之间意见分歧太大,根本无法协作,简直是枘圆凿方。 |
文化差异 |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职业,常常会由于价格观不同而枘圆凿方。 |
三、延伸领会
“枘圆凿方”不仅是对个体之间关系的描述,也可以引申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例如,在现代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理念的人群之间可能存在“枘圆凿方”的现象,这种差异有时会导致冲突,但也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因此,面对“枘圆凿方”的情况,关键在于沟通、领会与包容,而不是一味地排斥或对抗。
拓展资料
“枘圆凿方”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因性格、觉悟、行为方式等不同而产生的不协调情形。它不仅适用于个人关系,也可用于分析社会、文化或组织内部的矛盾。在实际生活中,面对这种情况,领会和尊重差异,是实现和谐共处的重要前提。